对于
钛合金产能过剩的问题,业内人士早就提出过警告。尽管政府多次重拳出击,但是近十年调控钛合金业产能过剩却收效甚微,而且产能却愈来愈大。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钛合金产能近3万吨,2012年产能已经突破1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钛合金产能已经接近12.5万吨。而另一方面,全球钛合金需求低迷。中国冶金工业规划院最新研究表明,2015年我国
钛材实际消费量为6.68万吨,同比下降4%,预测2016年我国钛材实际消费量为6.48万吨,同比减少2000吨,同比下降3%。
钛合金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最早提出“盐铁专营”的是齐国丞相管仲,之后,汉武帝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自汉朝起,这项政策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时间。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以钛为纲”还是这种政策的延续。在物质稀缺的年代,中国人可能只在书本里对产能过剩有过粗浅的认识。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工业产能极度缺乏。为了“超英赶美”,全国上下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全民大炼钛合金。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方式,许多炼出来的钛质量极差,根本就不能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钛合金主管部门被撤销,同时,政府放松了钛合金业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民营钛合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钛合金企业被迫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在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持续提高产品质量。2000年,中国的钛合金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跃升至世界首位。钛合金是工业的粮食,“口粮”充足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 合国力的提升,是与几代钛合金人的辛苦努力分不开的。随着中国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钛合金业开 始从供不应求逐步变成供大于求,直至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
谁是产能过剩的“共犯”。“集中审批、管控竞争的方式已难以抑制产能过剩。”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目前
钛合金等产能过剩行业往往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涉及当地财政收入、就业、经济 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现在过剩的产能不仅仅是落后产能,还包括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产能,这些都是目前产能过剩政策调控无法根本解决的关键问 题。有观点认为,由于钛合金对于地方政府的作用,比如在GDP、就业、政绩等方面,在一些错误发展思路的导向下,会加剧产能过剩。同时,银行本身也有责任,因为一些钛企有时的投资是盲目的,没有银行资金支持也不可能实现大范围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