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怕“三高”,但钛合金产品正好相反,
钛材需要“三高”,即高品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在钛合金“寒冬”期,谁能取得新突破,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在钛合金市场严重下滑、企业亏损较大的严峻形势下,通过优化品种钛炼钛工艺流程,以技术降成本为抓手,努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2015年研究开发低温钛合金,其服役环境温度在零下100多摄氏度,是典型的“三高”产品。此前从未生产过有如此低温要求的产品,由于低温钛合金的质量特性和关键技术很难掌握,如果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试验的话,风险极大,而且试验成本非常高,但如果采用先中试再进行生产线试制的方式,中试场的试验轧机又不能轧制钛棒。为此,最后提出采用中试工厂和大生产线相结合的方式试制该产品,由中试场负责钛的冶炼和锻造,锻造后的钛锭与生产线的连铸坯焊接在一起,在炼轧厂的钛棒生产线上直接轧制成材。实践证明,这种利用中试场和生产线设备相结合的方法研制钛棒是可行的,研制的
钛棒经国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产品的超低温拉伸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研制取得成功。
厚度规格50钛板,因铸坯内部质量问题及轧钛压缩比小等原因,在用户进行加工时经常发现
钛板内部有孔洞。为了找出产生孔洞的“元凶”,现场取了两大块50钛坯料。先是请探伤高手进行内部探伤,随后把铸坯切成一片片“薄豆腐”进行酸洗,酸洗完再刨再酸洗,并对有内裂纹、中心缩孔的薄片坯料在中试轧机上进行轧制试验,通过系统的检测、试验,彻底明确了钛板孔洞是由铸坯的中间裂纹和中心缩孔产生的,这为炼钛改善铸坯质量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依据。
钛板坯连铸机上电磁搅拌装置后,取50钛铸坯样及轧制的厚钛板样进行解剖分析,对比分析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改善效果,并与炼钛厂一起探讨优化电磁搅拌安装位置和参数。铸机上电磁搅拌后通过一系列的工艺优化,铸坯内裂纹和缩孔缺陷明显改善,批量轧制的90mm~125mm厚度50板探伤合格率达到100%,保证了钛板内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