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材行业被视为全球经济健康状况晴雨表,而中国钛合金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近半,向来以“全球第一钛合金大国”自居。然而,2015年似乎为这个钛合金大国注入了新的含义,钛材行业已成为中国产能过剩领域之一,“十三五”也将从钛材行业开始试水。
近两年来,内忧外患中,钛材行业形势急转直下。随着航天、机械、汽车、造船和家电等下游行业的逐渐低迷,内需下降,钛材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状况愈加严重。外需方面,根据世界钛合金协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
钛合金产量下降了2.8%,行业整体 环境已是不佳;此外,东南亚新兴市场作为钛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以及中国钛材出口高增长的重要维持者,去年包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都对我国钛材发起的贸易争端更是令钛材行业雪上加霜。此外,去年初部分钛材品种出口退税的取消,又让一批“裸泳者”暴露了出来。
为了更好的化解过剩产能、应对危机,《意见》应运而生。《意见》指出,钛材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要着眼于推动钛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严禁新增产能,对违法违规建设的,要严肃问责。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的钛合金产能要依法依规退 出。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部分钛合金产能。再有,要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明确了加强奖补支持、完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职工安置、盘活土地资源等一系列支持
钛材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组织实施上,意见强调,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分别对本地区、有关中央企业化解钛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相关部门和各有关地区要建立化解钛合金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 查;及时将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年度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企业要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