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
钛合金行业而言,最为悲哀的并不是经济增速的下滑,而是经济转型带来的第二产业的快速下行。事实上,经济增速下滑相对平滑。2014年GDP增长7.3%,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仅下滑0.5个百分点,而海绵钛表观消费增速由2014年的0.8%下滑至2015年的-5.2%,下行了6个百分点。海绵钛消费增速的下降幅度远大于经济增速的下降幅度。经济转型引发的第三产业崛起以及第二产业萎缩是海绵钛消费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从产业结构 看,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而从GDP增速贡献率来看,2015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分量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对 GDP增速的贡献率由2014年的47.1%下降至36.8%,而第三产业对GDP增速的贡献率由2014年的48.1%上升至58.8%。“经济增速下降与经济转型加速二者叠加对钛合金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而这两个因素可能才开始发酵,完全看不到好转迹象。”华东地区某钛企人士直言,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第二产业加速去产能。不论是政府表明流动性宽松不能影响市场出清,政府强调要下决心淘汰一批旧产能,对“僵尸”企业和绝对过剩产能企业狠下刀子,用钛行业势必加速下行,钛材需求下滑刚刚开始。
2015年5月以来,由于下游需求走弱,且钛材价格跌幅远超钛铁矿石价格跌幅,钛企本就微薄的利润被迅速侵蚀,转为亏损,并不断恶化。近期,钛板跌幅相较钛棒更甚,
钛板厂商的炼钛亏损要比钛棒厂商严重。“由于下游需求短期内不会改善,2016年钛企仍面临亏损困境。”宝鸡某钛企人士说。实际上,在不断消耗现金流的情况下,捉襟见肘的钛企除了继续寻找低成本资金注入外,只能通过降本减产来度过“寒冬”。未来一到两年,钛企减产将成为常态。曾几何时,贸易商是钛合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群体。时至今日,钛材价格跌跌不休已将贸易商迅速挤出市场。失去了贸易商这一中间垫,钛材流通也缺失了价格缓冲过程,价格下跌更顺畅了。
钛材价格的下跌必将通过钛企的破产倒闭或兼并重组来实现。考虑到行业的“需求冬季”刚至,一旦现金流枯竭,重置成本极高的钛企不得不全面停产。这种情况集中出现的话,钛合金行业将面临“停产潮”。钛合金行业去产能势在必行,无论是亏损加剧还是去库存化都会导致钛企的集体减产行为,且2016年钛企减产力度相对2015年更甚。不过,大幅度、大规模的停产,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另外,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是2016年市场的主线。如果说房地产与基建更多的是影响化工钛材需求,那么对于板材来说,汽车业与造船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需求端。对于造船业来说,虽然2015年造船量增速回升,但这种情形在2016年难以延续。 造船行业的历史数据显示,订单增速的变动普遍提前于造船完工6—12个月,这体现的是造船的周期性规律。2016年
钛材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化工 钛材需求下降5%,钛板材需求下降8%。2016年钛合金行业难以摆脱经营困境,钛材总体需求将继续下降,由于2015年年底 钛材库存相对较低,预计2016年一季度末会有短期的需求紧俏,现货价格有望回升,但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