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最早由日本科学家发现,其效果早在1965年就被日本学者管孝男所确认。其后,东京大学的本多建一教授及其弟子藤岛昭于1972年发现了用光照射二氧化钛电极,可以促使水发生电解反应的“本多-藤岛效应”,轰动一时。 30多年来,为数众多的技术人员在这条实用化之路上,苦心钻研,终于在数年前开始将其应用于车内消毒和防污等领域。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为主要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反应的新型催化剂。据开发技术人员称,这种二氧化钛在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后,内部电子便被激发出来,产生强大的氧化能力,破坏细胞的细胞膜,可以捕杀掉空气中99%以上的浮游细菌。而且,它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和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盐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净化空气的功效。而光触媒对水的净化能力和对污物的分解能力,更是前途无量。目前已公开的有关光触媒技术的专利中,以水处理为首的环境技术竟占到70%以上。
眼下,光触媒已成为水处理技术的后来居上者,同时也成了各种大中小企业眼中的一块肥肉。他们投入最大限度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不舍昼夜地开发新产品,以抢得肥肉一角。据日本环境省测算,光触媒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虽然仅有250亿日元(约合16.5亿元人民币),但2010年将会上升到2万亿日元(约合1326亿元人民币),而2020年将激增到4万亿日元(约合2652亿元人民币)以上。